優游涵泳在書法文化海洋裏
汲古書會 張梅駒
中國的一部書法史,就是一部中國文化史.世界四大文明古國:中國.埃及.印度.巴比倫,碩果僅存的只有中國,其他古國都消亡了,已成歷史陳跡.僅供考古學家研究的對象,而中國不一樣,是活生生的,有溫度,有呼吸,祖先所創造遺留的文字,從三千六百年前的甲骨文,到金文、小篆、隸書、草書、行書、楷書,一直流傳至今,而以文字為載體的書法,更成為世界上獨特的藝術,成為人門遣情抒懷的審美理想,也是人們心靈上的審美追求.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少有的文化現象,此正是民族文化的獨特性.
因此,曾當過北大校長,也是著名詩人、書法家沈尹默,提出精闢的見解:『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,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奇蹟,無色而具圖畫的燦爛,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,引人欣賞,心暢神怡.』旨哉斯言.
書法是線質的藝術,以單一墨色,藉由出神入化的筆勢,形成點、線、面對空間的分布,再加上濃、淡、乾、溼、黑的氤氳墨韻,產生「墨分五彩」的意境,完成一幅用筆抑揚頓挫,用墨淋漓生動,點畫結體和諧如歌的行板,或似氣勢磅礡的交響樂.可以這麼說:『書法是以最簡單的形式,而表達出最豐富又深刻的生命內涵.』因為書法的線條是有生命的,這也是中國與西方藝術最大的區別.
漢朝蔡邕說過一句經典的話:『夫書肇於自然,自然既立,陰陽生焉,陰陽既生,形勢出矣,藏頭護尾,力在字中,下筆用力,肌膚之麗.』故曰:『勢來不可止,勢去不可遏,惟筆軟則奇怪生焉.』指點出書法的要旨與精蕴,歷代書家無不奉為圭臬.
就歷代書法的時代精神與風格而言,有晉人尚韻、唐人尚法、宋人尚意、明人尚態、清人尚質的總結,晉人尚韻,是指晉代書風流美妍媚,風流瀟灑;唐人尚法是指唐代書風法度嚴謹、氣魄雄偉;宋人尚意是指宋代書風獨領風騷、沈著痛快;明人尚態是指明代書風縱橫跌宕,奇崛多姿;清人尚質是指清代書風樸拙渾穆、風神雄強.此多樣璀璨的面貌與內涵,正凸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.
我們何幸擁有如此豐碩輝煌的文化遺產,在此難得的歷史機遇,可以欣賞各式各樣精美的豐碑名帖,那麼,如何看懂一幅書法作品呢?俗話說:『內行人看門道,外行人看熱鬧.』一語道破欣賞書法的奧妙.美的欣賞,固然是主觀的,然而,審美確有客觀標準,必須透過學習與觀摩,建立正確的觀念,提昇眼力,進而磨練手上功夫,循序漸進,自然而然就能深入『百官之富,宗廟之美』的書法藝術殿堂.彷彿親炙先賢,讀懂「右軍如龍(羲之),北海如象(李邕)」、豪邁奔放的張旭、正氣雄奇的顏真卿、豐潤雄健的蘇東坡、沈著痛快的米南宮、溫潤閒雅的趙孟頫、遒勁流麗的文徵明、雄渾恣肆的王鐸、錯落有致的鄭板橋、遒婉古拙的何紹基、蒼古老辣的吳昌碩----,琳瑯滿目,美不勝收.
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,就是「得心應手」「得意忘形」的圓熟空靈境界.任何一位書家,想要隨意揮灑,自由創作,必須經過嚴格的技術訓練,學書忌浮論而無實功,『愛而不學知不真,學而不篤得不深』,書法以用筆為上,趙孟頫說過:『用筆千古不易』,值得吾人玩味,易經云:『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』,道是宇宙事務的法則,是理論、觀念;器是方法、技巧,莊子云:『由技而進乎道』,必須通過技巧、方法的鍛鍊,再提升「書外求書」的過程,充實文、史、哲的涵養,才能達到「道」的高度.切確的說,就是「基本功」要紮實,才能領略線條的抒情性,筆墨的豐富性,進而深入整體章法布局的氣韻生動,涵泳於「自由王國」的境界,與天地精神獨往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