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誼活動    校友動態    交流園地    知性園地    休閒旅遊

淡江人在北加
歷任會長
服務團隊
緣起淡江
樂活相簿
淡江聯網
蛋捲廣場
尋找校友
就業資訊
大鼓隊集錦
歷史紀錄區


趴趴虎的旅遊世界 虎爪#TC062

Posted by on Tuesday, June 17, 2008 (PST)

【板塊斷層與地震】(2):加州聖安卓斷層

【板塊斷層與地震】(2):加州聖安卓斷層

20061227晨起,坐在高爾夫天堂之稱的棕梠泉市旅館內,邊吃早餐,邊翻閱報紙,邊『聽』電視ABCGood Morning America播報新聞氣象,先是傳來前總統福特昨天在Palm Desert去世的消息,(難怪!昨晚經過那條街道發現當地警力重重),接著是有關伊拉克可能處決海珊的消息,又過了幾分鐘,突然播報員播出『…2 dead and over 40 wounded…earthquake shocked Taiwan yesterday…. 』趕緊抬頭抓住最後幾秒畫面,沒錯!是地震!是在台灣。

伊拉克位在中亞,那遙遠的沙漠跟我好像沒有直接關係。但是,發生地震的台灣是我的故鄉,可是那個造成地震的「斷層」,對我卻是ㄧ個可怕卻陌生的名詞。

但是我知道我現在身處的地方棕梠泉市Palm Springs,就在美國最大的沙漠Colorado Desert當中,也正是在全世界最有名的San Andreas Fault斷層線上。

 

1.       斷層

 

「斷層」,是地表板塊的接縫,也是發生地震的潛在元兇。新聞報導在南台灣的地震就是「太平洋板塊」、「印澳板塊」、「歐亞板塊」的邊界「斷層運動」的結果。

加州人人『居安思危』,聞『震』色變的San Andreas Fault,就是由兩大板塊:

「太平洋板塊」和「北美板塊」相互撞擊扭扯而產生。

因為承載著太平洋水域的「太平洋板塊」是往西北的方向移動,而美洲大陸本身的「北美版塊」是往東南方向移動,板塊間彼此撕扯造成縫隙,也就是惡名昭彰的「聖安卓斷層San Andreas Fault」;而板塊在相互碰撞後,造成高峰隆起,同時導致鄰近地表塌陷。

例如「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eda」、「莫哈維沙漠 Mojave Desert」、「仙人掌國家公園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」、「尖峰國家地標Pinnacle National Monument」,還有灣區大家熟悉的「大埔嶺Mountain Diablo」都是地表隆起的代表,令人難以置信,今天所見到的海拔幾千呎的高峰,當年居然是海底岩層。

而「死谷國家公園Death Vally」則是地層下陷造成的,公園盆地內有許多地方海拔高度低於海平面,其中「惡水Bad Water」以低於海平面下-282呎最有名。

 

2.     聖安卓斷層的源頭:柯契拉谷地 Coachella Valley

 

州際十號公路I-10由洛杉磯出發往東開,沿途不斷爬坡,都會區高樓逐漸丟到腦後,大約經過100哩路程,到達一個隘口,公路旁左右兩側遍佈風力發電的風車,左右高聳的山頭上佈滿著碎石殘礫,不長草木;眼前公路穿過隘口望過去,荒漠與綠洲夾雜,這兒就是「柯契拉谷地」的北端入口。

柯契拉谷地Coachella Valley行政上屬於南加州的河邊縣Riverside County東西寬約20哩,東側是高聳的科羅拉多沙漠高原平台;西側是被斷層版塊擠壓隆起的高山,高達10,804呎的黑山,又叫聖哈辛達山San Jacinto Mountains

南北長約50哩,南起Salton Sea,它是ㄧ個水面低於海拔-235呎的鹹海湖;北迄白水河White Water River

這谷地年平均降雨量低於10吋,而從太平洋面來的溼氣雲層又被西側高聳的Santa Rosa MountainSan Jacinto Mountains阻截,所以本地區屬於沙漠性氣候,空氣乾燥,日夜溫差極大。

地質上更具特色:位處北美四大沙漠中的「科羅拉多沙漠」西南角落,谷地中央被舉世聞名的San Andreas Fault斷層由東南向西北切割,板塊撞擊撕扯,造成地表上處處碎石殘礫,以及洪水沖刷後裸露的沙石。

但是,水利工程的興建,不但打造了傲人的農業成就,還塑造了繁榮的市容。

他由『加州水計畫California State Water Project』中,得到由北加州支援的灌溉用水;另外由『聯邦水計畫』中得到科羅拉多河水支援,貯存在地底水床。,人造的綠洲帶狀城市,在1950年代已是好萊鎢巨星的家園,今天仍是加州人的度假勝地,和全世界高爾夫球迷的天堂。

 

「聖安卓斷層San Andreas Fault」南起美墨邊界,嚴格說來在「Salton Sea」的東南岸附近;它位於「棕梠泉市Palm Springs」東南方約40哩,也就是在「洛杉磯Los Angels」東南方約150哩。

由該地起,往西北方向延伸,到中加州後,從San Luis Obispo 附近的東側轉往北走向,大約是沿著加州HWY-25的路線,與聯邦公路US-101大致平行。

到了北加州的Hollister,由「聖塔克魯茲山脉Santa Cruz Mountain」的南端進入「灣區Bay Area」。

繼續沿著山腳下,順著I-280公路西側平行方向,繼續往北,明顯的地表地貌如負責供应舊金山和大部份灣區居民飲水的「水晶泉蓄水池Crystal Springs」、和「聖安卓水庫San Andreas Lake」,都是建在斷層線上。

聖安卓斷層通過金門橋左邊,近入瑪連縣「Marine Headland」,到達西北端的「瑞斯岬Point Reys」,延著海岸線在索諾瑪縣Sonoma CountyPoint Arena燈塔附近,沿著岸邊,通到「夢的西螺小鎮Mendocino」,並由此潛入太平洋,總共在加州土地上綿延750哩。

 

最可怕的是,「聖安卓斷層San Andreas Fault」它不僅僅是僅ㄧ條地表裂縫;它是ㄧ條隨時會翻身的『地龍』,也就是說「它是ㄧ套斷層系統網絡Faults System」。除了主斷層,它沿途還伴隨著許許多多大小不同的斷層,例如北加州金山灣區的「Hayward斷層」、「Calaveras斷層」,每一個斷層都是釀造地震災害的潛在危機。當你開車或走過其上,妳或許不會發現或感受斷層存在,但是,它潛伏在地底的網絡系統所可能引發的地震,卻隨時威脅我們的生命安全。

3. 金山灣區為什麼會地震頻繁

 

加州位在「太平洋板塊Pacific Plate」和「北美大陸板塊North American Plate」的撞擊線上;嚴格說來應該是:大約在四千萬年前,「太平洋板塊」還沒遇上「北美板塊」,因為他們中間有一位『第三者』「法拉攏板塊Farallon Plate夾在兩者之間,經過「地表板塊運動Plate Subduction」,「法拉攏」逐漸被擠壓,並隱沒入「北美板塊」下方,最後,幾乎完全插入北美板塊下方;同時大約在2800萬年前,「太平洋板塊」正式擠壓擴展到加州,與「北美板塊」正式槓上,地質學家考證,第一個「接觸點」是落在San Diego附近。當「太平洋板塊」向西北方向緩緩漂浮的同時,「北美板塊」卻向東南走向拉扯,這個雙方交手的『戰線』Strike-Slip Line就是「聖安卓斷層」,除了在加州陸地上有跡可循,已綿延的750哩,「夢的西螺」以北那ㄧ部份的「斷層」已潛入海中。估計,「斷層」的總長度已達到1500多哩。

 

這個持續撞擊和拉扯的「聖安卓斷層」便是加州地震頻繁的元兇。在舊金山灣區,分別在1868年、1906年,和1989年都發生過大地震,而小地震更是家常便飯。

「美國內政部國家地質測量所USGSU.S. Geological Survey」的專家,200612月發佈的『Protecting Your Family From Earthquakes』防災小手冊中,更明白表示:『金山灣區在2032年之前發生一次或多次6.7級或更大規模地震的機率為62%』。

據該份手冊指出:金山灣區共有八條斷層可能造成嚴重損害。它們分別是:

(1)    太平洋海岸線上的San Gregorio Fault

(2)    惡名昭彰的San Andreas Fault

(3)    金山灣東岸的Hayward Fault

(4)    東聖荷西山區的Calaveras Fault

(5)    東灣地區的Mt Diablo Thrust Fault

(6)    康郡南部的Greenville Fault

(7)    康郡和核桃溪之間的Concord - Green Valley Fault

(8)    北灣101公路東側的Rodgers Creek Fault

 

4. 沙漠

 

『沙漠Desert』通常的定義是說該一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少於10 吋。

亞利桑納州的地質學家Forest Shreve1900年代初期,他根據三項標準「海拔高度elevation」、「植物覆被vegetation」、和「年降雨量precipitation」將北美地區的沙漠化分成四個區域:「莫哈維Mojave」、「索諾蘭Sonoran」、「大盆地Great Basin」、「奇花歡Chihuahuan」。

 

其中「索諾蘭」跨越了亞利桑那州、加州,並延伸入墨西哥直到「巴哈Baja」半島。由於科羅拉多河橫貫其間,成為ArizonaCalifornia的天然州界,所以「索諾蘭」通常被稱為「科羅拉多沙漠Colorado Desert」。

但是對趴趴走的『哈客Hiker』來說,健行途中水源比『年平均降雨量』更重要,活動時的氣溫更是保命的因素,從事沙漠旅行,事前的規劃工作絕對必要,不可魯莽隨性,趴趴虎以後會專文分享個人心得,及專家指導的要點。

 

沙漠由『哈客Hiker』或旅遊者的眼光來看分成『冷沙漠』和『熱沙漠』:

 

1)『冷沙漠』:

例如北內華達州的沙漠,通常冬季積雪,適合從事越野滑雪Cross Country Ski 或夏季健行。

趴趴虎曾去『大盆地Great Basin』越野滑雪,它需要特別裝備,和特別技巧訓練。它與坐纜車上山,然後由滑雪道溜下來的Alpine ski完全不同,生手不可冒冒失失從事,這不是「摔斷腿」的「小問題」,而是『能否回來』的『大條代誌』。

 

2)『熱沙漠』:則指美國南部新墨西哥州、亞利桑那州、南加州這些地區的沙漠,非常適合冬季健行旅遊,春季觀賞野花,夏季最好別碰,溫度經常高過華氏100多度。

從舊金山灣區出發,適合冬季旅遊,景觀特殊,開車距離不算太遙遠的沙漠,真的符合『景多、事少、離家近』原則的沙漠可以考慮:『莫哈維沙漠Mojave Desert』、『死谷國家公園Death Valley』、『仙人掌國家公園Joshua Tree』、Las Vegas附近的『火焰谷公園Valley of Fire』。

 

當然,不可以錯過今天的主角:南加州的柯契拉谷地Coachella Valley

它是科羅拉多高原沙漠的ㄧ個小樣品,見微知著,周邊景區亦十分迷人。

開車在滾滾黃塵的沙漠旅途中,通常放眼兩側盡是綿延的荒山,車頭延伸出去的則是看似無盡頭的公路。可是,那場景給你的感受不是獨處的寂寞,反而是ㄧ種心靈的激動與震撼,你感覺到的是:天宇為帳,大地為氈,自己被浩瀚蒼穹擁抱。頓悟到:生命本身其實就是ㄧ種『過程』,在亙古江河中,『目的地』只是另外一個起始點。

岩縫中探頭出來的小草,不僅說明沙漠中存在著生命,更證明生命的毅力。而當你知道南灣家鄉的Pinnacle,和東南ㄧ、兩百哩外的Mojave,就體質DNA構造來說,這兩個南北你認為不相搭嘎的「尖山」與「沙漠」,居然被證明是失散多年的雙胞兄弟Twin,就因為板塊移動而百萬年來,骨肉分隔。除了,驚嘆大自然神奇,夫復何言?

 

5. 綠洲

 

州際公路I-10由西北進入谷地後,與San Andreas Fault斷層平行,走向東南方向,在Salton Sea北岸附近跨越斷層,爬上高原繼續向東而去。

 

這公路明顯勾勒出一條界線,這條線的西、東兩側景觀截然不同:西側是『人為綠洲』,人工打造成繁華市井,樓宇星羅棋布,高爾夫球場遍佈。

東側是『天然沙漠』,由於San Andreas Fault起源於Salton Sea之後立即分岔為靠近公路I-10Banning Fault和靠近山腳下的Mission Creek Fault兩條平行斷層,由於斷層板塊擠壓拉扯的結果,以及曾經百年洪水沖刷,地表所見大部分都是裸露的沙丘、碎石、殘礫,或是它們堆積而成的波浪型丘陵荒漠,英文直稱Bad Land,真正名稱是『Indio Hill』。

 

這地區只有幾處小城鎮如Desert Hot Springs和民居散落其上,以及一些由於斷層擠壓造成水位上升,而湧現出泉水的天然綠洲,如Thousand Palms Oasis

 

1)沙漠溫泉Desert Hot Springs

距離公路I-10大約東北側約4哩,跨過Banning斷層,以溫泉旅館為重心發展成一個小市集。

1913年,早期屯墾先民Cabot Yerxa因鑿井取水而發現該地蘊藏溫泉。

1939年,經醫療中心Mayo Clinic證實該溫泉具有療效,曾有日裔美國人計畫在該地設溫泉度假區,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日裔被送進拘留所,溫泉渡假村計劃告吹,戰後才逐漸恢復。

今天該地設有觀光飯店級的溫泉旅館,依溫泉水溫不同,分成幾個尺寸大小不同的露天池子,供客人泡浸溫泉。也提供蒸汽浴、按摩、護膚美容服務。

 

2)千梠綠洲Thousand Palms Oasis : Coachella Valley Preserve      對不想翻山越嶺開車,又好奇沙漠景觀;不想長途跋涉走路,又想把斷層踩在腳下的朋友,這絕對是個絕佳的觀景地點。

由洲際公路I-10在主教市Cathedral City的「Ramon Road」出口往東,轉入「千梠峽谷路Thousand Palms Canyon Road」,十分鐘即可到達。

遙遠即可看到ㄧ大片高聳成叢的棕梠樹在道路左側,在荒漠中非常搶眼,也告訴你「什麼是綠洲」。停車後,迎接你的是,站在那兒等你ㄧ百年的古樸小木屋,今天的『迎客中心』。

主路線McCallum Trail全程往返2哩,穿過棕梠叢林,越過斷層小溪,轉入沙漠平台,追循巨洪陳跡,探訪沙丘蜥蜴,小憩荒漠甘泉,這一切自然景觀安排得比人工造景還精采。光是看那1500棵高聳的兩三百年棕梠樹叢,就夠你嘖嘖稱奇,大嘆不虛此行。


 

TOPWISE STUDIO


 
系統維護:Nigel H. Lin[Topwise Studio]